Expert View

Home > Think Tank > Expert View

ZHANG Tian-zhu: Modern Agriculture Park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Discussion

发布时间:2015/6/25 发布者:管理员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张天柱


一、我国农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我国对农业科技园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建设,到1996年才开始发展,至1999年后全国开始进入建设农业科技园的高峰。

园区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有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主导、企业主导、国际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科技园。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7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000多个,市(地)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4000多个,县级农业以上农业示范园区6000多个。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48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84个,农业部系统认定的农业产业标准园5479个。

国家级的三类园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从2010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加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十二五”时期总体上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  进一步重视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业服务基地、培育现代农业企业的产业发展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发展试验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综合创新示范基地。

始于2001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一城两区百园”工程, 即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12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称“121工程”),它是一项创新性的系统工程。

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园 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是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园区为载体,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核心,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为重点,集成集约资源要素,拓展产业链功能,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农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商、贷结合,融资渠道拓展;

产业形态差异化:设施与大田农业结合,种养结合,三产联动;

经营主体多样化:政府主体向企业主体转接,政产学研一体;

发展模式多元化:从单一示范提升至带动区域经济;

经营范围趋大化:从几十亩、上百到上万亩。


三、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

园区的建设历史:2008年土地租赁,2009年237亩,2011年规划总面积10000亩一期规划6000亩,已建成核心区1100亩。

园区简介: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遵循中国农业大学“顶天立地”的理念,以“聚世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为目标,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依靠科技产业化实现盈利,服务三农、带动当地农业发展、辐射全国的全新模式,使园区建设成为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国际设施农业展示示范基地。

科技园为中国农业大学校产企业完全独立经营,市场化运作,在未接受任何“输血”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服务体制,形成一套依靠科技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的发展途径,开拓出一条现代农业园区多元化经营的成功道路。

目前,已建成玻璃联栋温室4488m2,日光温室51栋,冷棚245栋,鸟巢温室1256m2,联栋冷棚5栋,新型材料日光温室1栋,合计面积14.7万m2。  

发展理念:一中心:以农业科技为中心;

两面向: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三个头:有看头、有学头、有搞头

四个主体: 政、产、学、研

五个平台:国际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国内外先进农业设施装备展示平台、农业科研院校先进技术中试平台、农业先进理念模式及技术输出平台、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平台

六个创新 :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新品种

营销模式:会议营销、网络营销、杂志营销、社会营销、成果(图书)营销

盈利模式:农业科技的孵化推广收益、科技中介有偿服务、科技成果转让、培训、展示场地的有偿使用、会议收入、学生夏令营收益、园艺产品及会员卡的销售、门票收入

存在问题:成本不断升高、农产品价格、爬升缓慢、城乡二元结构、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发展对策:1.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发挥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与高校密切合作,保持科技可持续性;2.营造开放式平台,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3.发展农业园区多功能性:高效生产功能、展示示范功能、和谐生态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

未来发展:依托国际温室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发达国家农业温室方面的合作与开发;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建立国际优质种苗培育中心,服务通州带动北京辐射全国;完善水科技园,加强水处理技术推广,加大灌溉设施引进。